第219章 世家:我为社稷流过血,灵物凭什么要少拿!(1 / 2)

“这么困难的吗。”

宁安神色有些尴尬。

他想过这条路会不好走,但没想到这条路会这么不好走。

“饭好咯~”

林颜可的声音,打破了此地的尴尬。

很快,三碗米饭先上桌,紧接着是两三个家常小菜,最后则是两根糯玉米。

如果宁安不是听见角磨机的声音,那这一切看起来倒是可圈可点,没什么纰漏。

“先记录数据,工作重要。”

干咳两声,宁安拿起玉米,一股清甜扑面而来,忍不住一口咬下去,只觉得香甜适中,颗粒饱满,香甜软糯,只觉得味蕾在绽放。

玉米下肚,能明显感觉有一股活泼气流,往四肢百脉扩散,隐约间有一种变强的错感。

“咦?”

宁安眼前一亮,却不说话,又是好几口吃了上去。

“这玉米,是有什么问题吗?”李楠神色紧张。

一旁的林颜可却是看透了他的把戏,瞬间就闷闷不乐了。

很快,一根玉米就被宁安给炫完了,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,宁安贼笑道:“那倒没有,只是没想到这玉米的口感如此之好,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玉米。”

“呸,你分明是不想吃我做的饭!”林颜可直接戳破了宁安的小心思。

“呃,没有……”

打了个哈哈,宁安随即正色,说道:“这个早玉米里边灵气的含量,大约只有之前草哨子的三分之一,不过与草哨子体内有些躁动的灵气相比,它温顺地像家里的土狗,人体吸收效率更强。”

名册一边说着,一边拿了一根糯玉米,一分为二,将较小的那头递给了李楠:“喏,尝尝,你应该也能吸收。”

“不行,我不行。”李楠脸色惶恐,摆手紧忙拒绝。

前些日子,基地针对灵气,总结了一条结论:

空气中的灵气对普通人影响不大,甚至长时间还有改善体质的好处;但储存在食物中的灵气,普通人吞服下去,轻则身体不适,重则一命呜呼!

这糯玉米确实是好东西,但她也要有命去享受啊!

宁安啃着另一半玉米,含糊不清道:“没…关系的,这个你体内可以消化的,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,这半个玉米中灵气的量,应该是普通人的极限。”

“不…不了,我们有规定。”

李楠听得宁安的话,露出了心动的神色,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,强行将眼神从那半个糯玉米上拿来,苦笑着拒绝了。

“好吧。”

宁安也不多说,放下自己啃干净的糯玉米,拿起这半个,问道:“基地种出来的那些变异农产品,你们上面,打算怎么分配?”

“这一点,超出了我的权限,我不知道。”

李楠身子一顿,但很快就神色如常,继续记录着数据。

宁安狼吞虎咽,随口问了一句:“真不知道吗?”

“我真没有这个权限。”

“喔,知道了。”

……

京城,西便民外街10号。

京城大,居不易。

这句谚语自古有之,但它只针对平民百姓,从来不针对勋贵和富商。

许多龙国人以为,在京城住别墅豪宅很厉害,像什么霄云路8号,万柳书院,顺义别墅区什么的。

可这些地,住的无非是富商和明星,但在西便民外街10号面前,这些地方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。

因为住在这里的,那都是京城数得上号的权贵,逢年过节一堆大小官员赶着上礼的那种。

杨安邦就是一个典型的权贵子弟,不往远的说,就当年过草地的时候,他曾爷爷就已经混到了团长的位置。

后来曾爷爷去世,爷爷站错了位置,杨家只能无奈转型,从政转商,成了一个商业世家。

按照常人的目光来看,这杨家是铁定没落了,就算是商业做的在成功,挂不上政坛,终究是无根浮萍。

但真正懂政坛的人才明白,杨家那滔天的关系网有多恐怖,人家现在只是韬光养晦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潜龙出渊了。

正是大中午的时候,太阳正毒,一辆红旗开过小区,上面挂着官方的牌子,随后停在一处别墅前。

大门口和平常人家一样,都摆了两尊石狮子,不过有一点不一样,石狮子看起来有些残破,不像是现代的工艺,倒像是从以前传下来的。

“嘟!嘟!”

红旗车两下鸣笛,大门就被打开了,一个穿着得体,头发有些白的女人笑着道:“安邦,这周回来的还挺早。”

“这不是想王姨了吗,那手艺,在外边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啊。”

“你啊你,净拿王姨开玩笑!快把车停车库,大家伙都等着你吃饭呢。”

这个王姨,从杨安邦还没出生,就是这个家的保姆了。

小时候,杨安邦爸妈工作忙,都是王姨一手带大的,工作更是兢兢业业,一点差漏都没有,深受杨家人喜爱,平日里杨母与其更是姐妹相称。

车库停好车,杨安邦径直来到客厅。

进门第一眼,就看到杨父正看着电视入神,凑上去一瞧,赫然是现在奥运会的球赛。

“爸,这有什么看的,您就算是看八百年,咋们龙国足球也是踢不上去的。”杨安邦随手拿起一个梨,满不在意道。

“嘿,你这孩子,万一呢,现在人家不是把名额提升了一倍么,机会还是很大的。”杨父没说话,倒是杨母笑着开口了。

“那也是无稽之谈,也除非咋们龙国再次承办奥运会,这样咋们倒是凭借东道主的身份直接进去,否则,一切免谈。”杨安邦啃着梨,语气里充满不屑。

“且看且珍惜吧,以后,说不定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赛事了。”

杨父摇着头,招呼着:“王姨,准备上菜吧。”

“好嘞。”王姨应了一声,紧锣密鼓地去厨房忙活了。

杨安邦却是眼前一亮,直接坐在了杨父身旁,兴奋道:“咋们家的那一份,这是下来了?”

“嗯,分了十三斤。”

“啊?才十三斤,这够谁吃啊,两天不用我就能给造完。”杨安邦扔下梨核,抱怨道。

“你懂什么!隔壁的王家,他们才分了二十斤,这玩意亩产量才多少,我们分到这么多,已经是很不错了。”杨父骂了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