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少在这后面的半个月里,应该是没什么大事了,杨天化终于可以安心赶路。
半个月后,杨氏旱稻终于成熟。
这天,杨天化特意早早的就传送了回来。此刻,已经成熟的杨氏旱稻在初阳的照射下,散发着闪闪金光,那原本挺直的稻杆也在过于饱满的谷粒的拉扯下弯下了脑袋。
杨天化目测了一下,此刻的稻杆高度应该在二米五左右了。每一根稻杆都有手臂般粗,看起来想用一般的镰刀来收割杨氏旱稻还真有点麻烦。好在不久前,杨天化就已经注意到了,因此特意订做了一万把大型镰刀。
不多久,常仲兴、薛举、张远山便各自带着一批人赶到这边来了,半个月来,常仲兴和薛举又各自招了一千多了,两军加起来现在都有五千多人了。张远山手下的那批“民工”数量也是不少,估计有三千来人。总共合起来已经有近9000人了。杨天化看看人都到齐了,便一声令下,“开工!”
九千多人同时喊了起来,“开工~~~~~~”边吼边拿着把镰刀便冲了上去。
常仲兴、薛举和他手下的那些兵都是第一次看到杨氏旱稻,便是张远山手下的那批“民工”,虽然就住在离这不远处,但杨天化也从来没让他们来过。
因此,可以说这近九千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“雄伟”的“水稻”,怪不得会如此兴奋。一百亩土地的周边,还不足以让9000人都抢到位置,因此还有很多人没有第一时间赶到杨氏旱稻边上,只好等着前面的人把一“棵”杨氏旱稻割下扛出来后,才能抢到一个位置。嘴里还不停的催促前面那人加快动作。
也怪不得他们如此积极,因为杨天化早就放出话了,如果能在一天内便把所有杨氏旱稻收割完毕的话,便每人奖励——一次性能扛动多少便扛走多少杨氏旱稻。
虽然杨天化给的工资已经是非常高了,但是因为战乱的加剧,物价可以说是每天都在涨,特别是粮价,从开皇盛世时的一斗米十文钱,到现在已经涨到了一斗米100多文了,而且因为杨天化的大肆购买(原先是房德,后来是张远山,并非那两批招的人。)粮价更是一天以一文的价格住上升。
而这些人大多都是精壮汉子(至少自认为是),一次至少能背二石。(隋时一石约为50公斤)一石为十斗,也就是说今天能收割完毕的话,他们每人都可搛上2缗多钱。这可是了不得的工钱了。哪里还有不死命收割的道理。
杨天化,薛举等人倒是没有上钱,而是站在一边津津有味的观看。只不过薛举和常仲兴的脸色都有点不大好看。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