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:望断回程路2(1 / 2)

祸水妖妃 丝色 1989 字 1天前

不知是不是心情愉悦的关系,身体一日好似一日,可李德明的脸,却又恢复了往日深沉的模样.三番几次失神凝思,连我唤他都半点不闻身体大好,便寻着送嫁武士了解一些蒙古之事.虽不识得此武士,但想来也不是池中之物,对蒙古军情竟是了如指掌.

此地已是土谢图汗辖地,漠北蒙古主要有喀尔喀三部,自东向西依次为:车臣汗部,土谢图汗部,扎萨克图汗部.以及位于西北的科布多,唐努乌梁海两个地区.

而自康熙三十年土谢图汗部察珲多尔济率先归顺清朝,才有了车臣汗乌默客、扎萨克图汗成衮子策旺扎布接踵而至,开创了喀尔喀全部内附的盛大局势.

同年四月,喀尔喀汗、济农(职位)、诺颜(职位)、台吉等三十五人朝见康熙,康熙废除喀尔喀原先等级体制,亲授郡王,亲王之衔,保留汗位,钦点察珲多尔济汗号统领众人.

葛尔丹乃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领,一直以一统蒙古为毕生志向,曾于康熙二十七年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,开始进攻当时土谢图汗部,多次滋扰,才掀起了察珲多尔济的归附之心,终于在康熙三十一年,葛尔丹重创察珲多尔济,致其半身瘫痪,同年含愤殒命.

那时敏妃已远嫁康熙多时,听此噩耗痛彻其心,身子便开始一日不如一日

察珲多尔济死后,便留下二子,长子为哈布多尔济,已成家育子,其中最有能力的儿子名唤敦多卜多尔济(察珲多尔济之孙),二子为扎那扎特尔多尔济,与长子年岁差距八岁有余,尚未娶一门亲事.此些为察珲多尔济嫡系.本来汗位自然是由长子世袭,却因着土谢图汗部另一庞大家族而久悬不决.导致如今一大家族,两大血亲的汗位争抢局面.

或者这也是康熙所乐见的,因为另一家族大系,乃是以彪悍的战斗力以及军事统辖能力著称的.那便是丹津多尔济家族,。丹津多尔济是敦多卜多尔济的族叔,乃察珲多尔济弟弟之子,统掌漠北蒙古喇嘛教的大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之子,这等兼备精神宗教与政治武力的强大结合,也难免使得康熙顾虑重重.

所以在康熙三十三年时候,康熙以君臣关系相挟,强令丹津多尔济与哈布多尔济同理政务,并未就汗位一事多作处理,为的就是能让两方势力互相制衡.但如今丹津多尔济实力大增民心所向,已经偏离皇上初衷,便应允了察珲多尔济二子,扎那扎特儿多尔济的求亲之举,为的就是实力平衡的问题.

虽然哈布多尔济与扎纳扎特尔多尔济也有夺位之争,但毕竟为嫡亲血亲,此番面对丹津多尔济,必是全力制衡.

康熙啊康熙,我本以为他的和亲之举,只是为平叛葛尔丹作的铺道举措,却是在听见送嫁武士对多尔济家族介绍之后,理明了内里千秋

若非千古一帝,又怎能在如此复杂形势中游刃有余眼前暗淡一片,形式真是如此,那四爷所说,仅是冰山一脚他会不明白个中形势么,还是仅为慰藉我心而已.

康熙虽是爱我之人,却也是一国帝王对自己的和亲之路,此刻已无半点怀疑,怕是毫无转圜之地了.刚跳出紫禁城这个牢笼,又被丢进了喀尔喀这个污谭.在紫禁城内,至少还有康熙护着,四爷暗里帮着.到了蒙古,就真的只剩我一人了

心里空落落的,回想来清这一年,想做之事未成,却是被着种种形势逼到了如此境地!来此才深刻体会到何为身不由己何为形势所逼.

结局果然如我预料一般,当见着声势浩大的皇家仪仗队伍疾步追来,鼓乐之声悠扬而奏的时候,那颗生生企盼回去的心,彻底沉没了这便是康熙的答案.

纵然万般不舍,千般心痛,他仍是一朝帝王,江山美人不可兼得之时,所取,只能是江山而已.这不是个选择题对康熙而言,这亦是他这一生,不可抉择的宿命.

何为贤,忧天下者可为贤,何为君,为天下者才能君.

如此阵仗,如此厚爱,已是他对我的最后依恋我心足矣,足矣

一阵怔忡,不知什么时候,眼泪已经滴滴落了下来,敲痛了自己,也敲痛了旁人一旁李德明递手帕的手,尴尬的僵在半空,我接过手帕,细细的抹了把泪,转身对他浅浅一笑:“没事,我没事女子可做到我这般,已是千年修来的福气,还能奢望些什么呢”

李德明微微张了张嘴,终是什么都没说.

子青却是一脸嘲笑的冷言冷语:“呵呵看你那模样,别以为勾了四爷就能脱困了,如今还不是落难凤凰不如鸡!,嫁了蒙古,指不定被亲王冷落成什么样呢.”

“你放肆!”李德明闻言一脸怒火,狠瞪着子青.

“啪!”当我亲手提起胳膊猛甩了她一耳刮子之时,心里竟是从未有过的舒爽,不管小衣是为何而死,那是她的选择,由不得别人我不能,不能由着子青,在这条偏执的道路上走下去,她今日的选择,定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.

遂冷冷的对她说道:“纵然我是落难凤凰不如鸡,那么你也只是鸡身边的一个奴才!我劝你谨言慎行,理明白自个的身份,若还想我顾念往日情谊,就收敛言行尽心服侍,若还是要与我相争!那光就助纣为虐那一次!我便有足够理由让你葬在这茫茫大地!”不知自己表情是何等冷虐,只知说到最后,自己也忍不住牙根抖.

她傻愣的站在原地,久久不再说话,我使了太多气力,头又开始昏眩,便不再理会她,蹒跚着走回车内.

仪仗队伍合二为一,乐师们已经行至队,前来送仪的另一位武士,向送嫁武士跪告别,只见送嫁武士微微点了下头,便扶他起了身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