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(2 / 2)

至尊龙神 迷老鼠 17468 字 2天前

王敏不顾一切冲向二楼,领着惊恐的孩子们沿墙角而下,并顺手抱起两个孩子,跑出了教学楼。

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她身后又传来一声尖叫。王敏回头一看,二楼楼梯口还有两个小女孩儿吓得缩成一团,王敏再次冲进教学楼,护着她们往楼下跑,这时候,一大堆砖瓦倾泻而下,重重砸在她的头上、背上,头、额、面部严重受伤。

彭州。红岩小学幼儿园。

周汝兰在那一刹那,猛地扑过去打开教室门,抓起两个孩子冲出教室,边跑边喊:“孩子们,地震了!快跑,跟老师跑到操场上。”

把孩子放到室外空地上,她疯一般地再次冲进教室,左手拉一个,右手拉一个,抱着孩子在摇晃的楼道里向外跑。

在操场上清点人数,还差两个孩子,周汝兰又第四次冲进教室。

阆中。特殊教育学校。

大地震发生时,67名残障儿童,除了一个睡眼惺忪的智障孩子晃晃悠悠地走出来以外,其他智障儿和50个听障孩子都不知所措。

23岁的邓丽君老师奋力抓起六神无主的孩子,将他们推到门外,一个,一个,又一个……房屋震荡更加剧烈,爆裂的瓷砖啪啪直掉。这时,宿舍里还有两个小孩!她们不知道该怎么办,只是死死地趴在地上。宿舍屋顶已经断裂。情况万分危急,邓丽君义无反顾,又一次冲上学生宿舍楼,大声喊着:“孩子,快拉紧老师的手”!两分钟,50个听障孩子,17个智障孩子,全都毫发无损!

……

2.“老师陪着你”

映秀的美,妙不可言。

许多到过映秀的人都这样说,那是缀在云朵上的一颗绿宝石。

四面青山、两河环抱中,映秀人长期过着静谧、恬适的日子。

而地震毁了这一切。站在香樟坡的半山平台上,映秀满目疮痍残破不堪。这个只有12000人口的小镇,8000多人的生命消殒。

映秀小学只剩下一根孤独的旗杆,沿渔子溪河流向而建的教学楼、综合楼和宿舍楼全部垮塌,一片废墟里都难以找到一截较为完整的断梁。

一切都来得太突然。

董雪峰老师正在综合楼二楼和谭国强校长商量着工作。大地剧烈抖动起来,楼房猛烈摇晃,玻璃相继迸裂……谭国强跌跌撞撞冲向操场,向正在上体育课的孩子们喊:“不要慌,全趴下!”

与此同时,地动山摇中,整所学校就散了架。

谭国强大呼:“救人哪!”

39岁的张龙永老师从二楼摔下来后,爬起来就开始抢救学生,老师们都没有察觉到他受了重伤。晚上9点过后,他实在坚持不住了,便坐下来看守学生。直到5月15日下午,他才被送进医院,经检查他断了3根肋骨。

而带给他一丝安慰的是他亲手救出了几个孩子,他说:“学生比天大,那个时候不救学生,你还算教师吗?”

老师和附近的居民赶来了。谭国强立即安排女老师把幸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,同时把男老师分成3个组,一组搜救教学楼前的废墟,一组到教学楼后搜救,一组寻找钢钎、锤子、钢锯。

由于教学楼门厅柱子没有彻底断裂,形成一个斜面,支撑了部分坍塌的钢筋大梁和预制板,里面掩埋了很多孩子。

而这时候,废墟里面,8岁的周玉烨、9岁的林浩一直用歌声鼓励被困的同学。

冒着接连不断的余震,老师和家长一边用木棒支撑门厅,一边爬下去,把砖块和混凝土一块一块传出来。但是,大梁和预制板根本抬不动。3名教师紧急寻找到了千斤顶,好不容易撑起了一个可以进入废墟内部的孔道,又救出了几名幸存者……渐渐地,呼救声越来越稀少,每救出一个孩子也越来越困难。

此时,巨石从山顶上不断滚落,“轰隆隆”的山体滑坡崩塌之声不绝于耳。紧邻学校的渔子溪河水出奇地细小、浑浊,河水被山体阻断了!

“可能有洪水!”当地抗震指挥部紧急命令学校师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二台山上,以避免发生更大伤亡。

没有水,也没有电,大雨令气温骤然下降,很多人冷得牙齿打颤,他们就胡乱搭了个塑料帐篷。有人生了一把火,旋即被人阻止了,他们担心火会把地震释放出来的可燃气点燃。

就一转身的工夫,董雪峰老师突然发现,刚刚还脱下一件衣服,把它披在一个孩子身上的谭校长不见了。

肯定是回学校了!董雪峰等几个老师分析。他们几个又在暴雨中摸黑一路滚爬回到学校。

谭国强果然在那里。

漆黑的废墟上,谭国强取下他汽车上的电瓶,由一个家长照明,一个人在那里不停地刨。谭校长说:“我不想让艰难求生的老师再遇到灾难,强迫他们走……虽然上面喊撤,但有孩子在叫救命,我心里很难受,不忍心离开。”

赶过来寻找谭校长的几个男老师,和他一起,在黑暗中一边流着泪安慰着被埋的孩子们,一边玩命地用十指刨着废墟。

但仅仅凭着几双手,实在难以扒开废墟。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,渐渐地,他们听见废墟里的呼救声越来越小了。这些男教师轮流在废墟上呼唤,叫废墟下的孩子保存体力,不要慌张,安慰孩子们说:“老师会陪着大家,明天就会把同学们救出来。”

一整晚,余震不断,山崩不断,大雨不断。

这一夜,谭国强一下子老了。等到天明的时候,那原本的一头乌发,全白了。

这天,苏成刚老师在废墟里发现了他班上的女生张春梅。他一边用简单的工具施救,一边陪她说话。可她被压得太重了,无法救出。

张春梅对苏成刚说:“老师,你陪着我嘛。”

苏成刚使劲点点头,回答:“好,老师陪着你!”

她又说:“等我出来了,你还要给我们上课……我的头发乱了,不好看了,你帮我理一下。”

苏成刚不住地点头,眼里噙着泪水。

稍后,张春梅有点羞涩地说:“我的裤子烂了,你帮我找一条。”随后又说:“老师,你累了,你去吃饭吧,我的筷子呢?……”苏成刚知道,她现在已经有些神志不清了。

这一夜,二台山上,老师们把学生按年级分成三堆,把他们围在中间,不少学生在哭……大雨不停地泼,学生和女老师躲进临时帐篷,男老师则淋着雨,手牵着手在帐篷外守护。

5月13日,天刚蒙蒙亮,大雨还在下,救援部队还没到达。女老师们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包方便面和小半瓶矿泉水,20个小时粒米滴水未进的9名男教师,每人打湿了一下嘴唇,象征性地扯了几根方便面,又冲上了废墟。

张春梅终于获救,但永远失去了双腿。苏成刚到医院看望她,她还乐呵呵地说:“老师,我以后还要跟你学画画。”

到5月14日下午,在专业救援队到来之前,映秀小学老师们全力在教学楼营救学生,救出学生80多人,而掩埋着20名教师及5名家属的教师宿舍和办公楼,却没有一人获救。在本校读书的8个教师子女,只有3个幸存下来。

救援仍在火急进行。

东汽中学大操场上,陆续挖出来的遗体越来越多,一字停放在那里,一簇簇青青的树枝盖在每个人身上。

又一个小姑娘被人们从废墟里刨出来。可这花朵一样的孩子,在救援人员的怀抱里,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

罗建平老师流着泪,仔细擦去她脸上的泥土,又找了一条碎花小被轻轻裹上,让她永远躺进了花丛。

罗建平把她抱进学校北面的小操场里。到了晚上,罗建平要带领部分学生转移,她突然想起躺在小操场上的小姑娘,心颤抖起来。

可她来不及了,就委托团委书记刘俊把小姑娘抱进大操场。她对刘俊说:“别把她一个人放在那里,她还是个小孩子,她一定怕黑。”

刘俊把这个“怕黑”的姑娘抱过来,放在校园旗杆的位置,她周围是那些遇难的大孩子,刘俊心里念叨着:“就让大哥哥大姐姐们护着你吧,你这胆小的娃,这回不怕黑了吧……”

在灾区救援现场,几乎每个女老师都像罗建平老师这样,每当一个遇难的孩子从瓦砾里刨出来,她们都默默流着泪,用湿毛巾把孩子们肿胀变形的小脸擦干净,让他们尽可能“美丽”地走。

3.最后的棒棒糖

“女儿,爸爸一直欠你妈太多,你是爸爸的乖女儿,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,替爸爸好好照顾妈妈……”

“老婆,这么多的孩子出远门,说实话交给别人我还真放心不下,我最后托付你一件事,去天堂的路上替我照顾好这些娃娃……”

2008年8月1日,绵竹东汽中学校长周德祥,抽出空来给娘儿俩开了个简朴的追悼会。他在追悼会上,这样对两位至亲的人最后嘱托。

周德祥的妻子和女儿都被埋在废墟里。直到5月16日凌晨两点,还没有娘儿俩的消息,他知道一定是凶多吉少,却又心存侥幸。周德祥的女儿周文超是东汽中学学生会主席,今年5月刚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,她的成绩是文科第一名,眼看就要高考了,她的目标是北大。

女儿是个正直、有爱心的人,那次学校食堂菜价上涨,女儿回家质问他:“你是校长,为什么不管管?”爸爸扳着手指给女儿算账,说猪肉由7块钱一斤涨到13块了,食堂菜价不涨怎么办?

女儿理解了父亲的无奈,却转身找到罗建平老师,拿出零花钱资助班里家庭困难的两个同学,还和罗老师约定千万保密。可罗建平还是在校长面前“出卖”了她,周德祥笑笑权当不知。

地震以来,他只回过一次家,什么也没拿,只把女儿从小学到高中的照片、奖状全都拿了出来,他说这是他最珍贵的财富。说这话的时候,他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无声滚落下来。

5月16日凌晨两点,有人叫周德祥去东汽技校辨认一具双腿还压在预制板下的遗体。遗体旁边的一只黑色皮鞋一下子拴住了他的视线。他弯腰拾起那只鞋,捧在手里,鞋面上有朵金属花,妻子穿着新皮鞋笑吟吟向他显摆的样子也鲜艳起来。

这时候又有人来低声告诉他说,小文超“出来了”。他赶紧赶往又一处废墟,女儿穿着红衣服,静静地睡着。他蹲下来,轻轻抚摸女儿的脸。女儿真的睡着了,一身轻松,像平时刚做完作业那样踏实地“睡”着了。

刘亚春也永远地失去了妻子和儿子。几天几夜过去,他一次都没回就在校园里的家看一眼,一直守在北川中学废墟边,指挥紧张的救援。

短短几天,他胡茬长满了,鬓角开始斑白,脸上身上,全是泥浆和血迹。

有转移出去的教师又回到学校来,让校长离开学校休整一下,说:“你再不走,我们就把你扛出去,背出去。”

但刘亚春还是没走。他说:“我是校长,在紧要关头,灾情就是战场,我必须坚守岗位。”

许许多多教师的家,被地震活生生拆散了。地震让北川中学的40多个教师失去了直系亲属,但没有一个离开救援学生的岗位,先去抢救自己的亲人。

刘亚春的妻子叫梁乐平,自从丈夫当了校长,原本是北川中学高级教师的她,为了“避嫌”,就调往县教育局当教研员。可她实在离不开课堂,就又去了教师进修学校教书。

刘亚春个子不高,机敏干练,走路疾步如风。他是个典型的工作狂,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,差不多每天都到半夜才从办公室回家,好在他的家就在校园里。

他每天晚饭后都会抽15分钟的时间,和妻子一边散步,一边交流。这样的习惯坚持很多年了,几乎雷打不动。那难得的15分钟,他们夫妇都很看重。散完步后,刘亚春就一头钻进办公室,而梁乐平总是习惯于打开电视机,斜倚床头,等着丈夫回家,常常是迷迷糊糊睡着了,被丈夫开门的声音惊醒。

梁乐平疼惜丈夫太过辛苦,就包揽了全部家务。每次刘亚春出差,就连毛巾和肥皂这些小东西,她都要悉心替他收拾好。她很节俭,就在地震前不久,刘亚春给了她一些钱,让她买一身好点的衣服。她总算咬着牙买了一套,穿在身上让丈夫猜猜多少钱。刘亚春抬头一看,笑了笑说,顶多几十块。

他们相敬如宾。生活里的刘亚春对妻子很是依赖,他曾经说,假如离开了妻子的照顾,那简直不可想象。

妻子一般中午不回家,平时刘亚春和儿子刘青林都是在食堂吃午饭。而在地震的当天中午,父子俩吃罢午饭回家,这个和爸爸一样不太爱说话的孩子,竟和爸爸逗趣,说:“看着你累,又知道你懒,我就替你洗碗吧。”儿子长得很帅气,喜欢打篮球,成绩特别优秀,也特别懂事,初中3年他竟没让一个同学知道他是刘校长的儿子。

那天上午,刘青林刚夺得了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的大奖,喜滋滋地回家把奖状放在茶几上。他洗过碗,简单午休后,起身向爸爸道了声“再见”就去教室了。

没想到这声再见,竟成为父子最后的告别。

刘亚春寡言少语,甚至有些惜字如金,他回答问题常常就是三两个字的短语,声音不大却短促有力。可他乐意把自己遇到的烦心事说给妻子听。刘亚春近期有些不开心,他盘算着想打造高效课堂,可遇到的困难不小。5月11日晚上,妻子刚理了头发,她看丈夫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,特意围着校园内的小花园,多走了两圈,一边耐心地劝他:“把事情看淡一点,不要着急,千万别累坏了身体。”

没想到妻子的这句话,也成了她留给刘亚春最后的关爱。

几天后,营救学生暂告一段落,刘亚春抽出点时间,一个人跑步赶到县城里埋着妻子的废墟边上,为妻子点燃烛光,轻轻地说:“乐平,谢谢你,20多年来陪伴我,照顾我。放心吧,以后我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。”

地震当晚,苏成刚随映秀小学其他师生撤到二台山后,妻子所在幼儿园的园长交给他一个包,说:“只发现了这个!”那是妻子平时最喜欢的一个包。

苏成刚急忙找了个手电冲向幼儿园,漆黑的夜伴随着瓢泼大雨,而他却感觉是那么安静。站在废墟上,他一遍又一遍呼唤妻子:“晓庆,你在哪里?”但是什么回音也没有。

怎样才能找到心爱的妻子?他想到了妻子每天早上7:00有个手机闹铃,便决定第二天一早来看看。

天没亮,苏成刚又坐在了幼儿园废墟上,安静地等待爱人手机的闹铃声,害怕放过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声音而错过了唯一的希望。

7:00刚到,熟悉的铃声又响了。循着铃声的方向,他慌忙用双手刨过去,刨了1米多深,终于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。妻子的身体被厚厚的墙体和大梁挤压着,已没了气息。

他找来木板搭在妻子头顶,用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:映秀小学幼儿园教师程晓庆,夫苏成刚敬立。

地震那天,映秀小学教师董雪峰在救援现场眼看着儿子被抬出来,灰尘扑满了他幼小的身体。他抱过儿子,给他擦去脸上的泥土,然后轻轻地把他放在草地上,一抹眼泪,再次冲向废墟救学生。

5月15日下午,上级命令学校幸存师生必须转移。董雪峰带着头一天一位家长硬塞给他的一根棒棒糖,来到儿子躺着的那片草地上,把那根棒棒糖,放进儿子的小手里……

第三章 与“死神”赛跑

1.一把石子

青川告急!汶川告急!北川告急!

撕裂的地面张开大口,要命的余震不断袭来,让原本岌岌可危的楼房随时可能垮塌。

山体滑坡,滚落下来的山石阻梗了河流,大雨铺天盖地,凭空新添的几十处堰塞湖,悬在头顶,滔滔河水暴涨,眼看水漫堤决……

校园已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,危机四伏。那些刚刚从废墟里钻出来死里逃生的孩子们,还没来得及擦去身上的血污,危险又接踵而来。

眼看着天**晚,呆下去意味着束手待毙。不管前路有多凶险,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,也要冲出去。

北川中学。一具具血肉模糊的遗体,被师生们从废墟里用十指挖出来。现场惨不忍睹,深深刺痛了还在恐惧中的孩子。

5月13日凌晨3点,刘亚春校长找到救援现场的县领导,请求转移,他说了几条理由,而其中的一条让县领导也不能不为之动容。

“为北川中学保留点种子吧……”

在北川中学转移现场,用来接送学生的,仅有3辆部队派来的汽车。

1400人,会不会有人抢座?仅有的那点食物和水,会不会抢吃抢喝?

有人提议:“校长你讲讲纪律吧。”刘亚春说:“不用。”然后他站在队伍前面的台阶上。他的背后,就是倒塌教学楼的巨大废墟。

望着这些从废墟里幸存下来的孩子,他的目光来回扫瞄,不时停留在那些身上还血迹斑斑的孩子脸上。

他给孩子们开过无数次会,可只有这一次最特别。

这位情感细腻的校长,用无限慈爱的目光尽可能与每一个孩子交流,那些受伤的孩子,被同学搀扶着,眼里还含着泪水……

刘亚春突然转身望一眼废墟,然后再缓缓转过身来,直直地盯着孩子们。很多孩子走过他身边时,抬头望着他,脸上绽出怪怪的笑,带点苦涩,又充满关切。刘亚春这时也咧开嘴,露出笑容,看起来也是怪怪的。

突然,有些孩子从队伍里冲出来,急匆匆跑到废墟前面,弯下腰抓了一把石子,小心地攥在手心里……

后来,在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复课后,孩子们就用这些石子,在一面墙上镶嵌了“北川中学 四川长虹”8个大字。他们将8个字基本摆好了,留下最后一颗晶莹剔透的石子请刘亚春缀上。刘亚春轻轻地将这颗从北川中学校园里捡来的石子按上去的时候,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。

运送北川学生转移的那3辆汽车,一直停在那儿。车门打开了,孩子们一个个经过,却没有一个人上车。食物和水也放在那儿,可没有人去拿。即便是老师们递过去,有些孩子也没有接。

有些大同学经过汽车时停下来,弯腰把身边的小同学或者伤员抱进车里,那些孩子想挣扎着下车,可硬被阻止了。车里的孩子流着泪,向车外的人一遍遍挥手告别。

刘亚春叫过身边的何琼老师,指着一个小女孩说,这个孩子叫代恩杰,父母都遇难了,你一定要照顾好她。何琼咬着嘴唇,用力点点头。

从北川到安昌20公里,这支1000余人的队伍接序而行,浩浩荡荡,跋山涉水,大手拉着小手,一路相互搀扶,步行了6个小时。

走出去就意味着生,可刘亚春一直留在余震不绝的北川中学。

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,至今还偶尔能看到学生的身影,他们依然会捡些石子揣在兜里。那些石子,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兜里发芽,而根,就扎在梦里从没倒塌的书声琅琅的校园。每次遇上了,刘亚春都会和他们交谈几句。孩子们难过地说,虽然校舍没了,可这里仍是我们的学校……

2.24双手臂

崇州市鸡冠山中学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鸡冠山半山腰。

5月12日下午2点40分,王京平校长守护着200多个躲在狭小操场里的孩子。孩子们战战兢兢,一副惊魂未定的神情。操场四周的围墙摇摇欲坠,周边是崩塌的山体,沉闷的隆隆声不时传来。

这时有人急匆匆找到他说,学校上游的河道被山石完全阻断,形成了堰塞湖,一旦洪水决堤,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!

王京平清瘦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。他果断决定,撤!一队由205名学生和24名教师组成的队伍,开始向坝上一处农家乐高地进军。

鸡冠山中学56岁的副校长朱志清患有骨髓炎,走路很不利索。王京平对他说:“你别跟着去了,回家去看看老母亲吧。”地震时朱志清年届八旬的老母亲卧病在床,生死未卜。

可朱志清说:“她老人家一定福大命大……”话音未落,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。

他用咳嗽掩饰,继续说:“走这样的路我可比你们有经验,离开了我不放心。”说完,随手抱起一个孩子,一瘸一拐地上山了。

总算到了坝子上的一处农家乐。一行人却发现怎么也“乐”不起来。

尚未倒塌的楼房,吱吱嘎嘎,摇摇欲坠,老师赶紧招呼孩子们躲得远远的。而在农家乐的头顶上方,高处有另一家被震坏的农家乐,半边房子倾塌了,向下滚石落木——这里仍然充满危险。

天黑下来了,在绵延的大山里,另行转移不太可能。王京平和老师们碰了头,决定夜里务必保护好孩子,熬过今晚等天亮了再走。

先想办法弄些东西吃吧!孔凡卫老师绕着危楼摸索一圈,小心翼翼地钻进去,竟然找到了锅灶和一点大米,还意外地找出几十床被子。

赶紧生火!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湿柴草点燃。香喷喷的一锅大米粥煮好了,没有碗,孩子们就轮流用勺子喝几口,恐惧和寒冷也随着热乎乎的汤水慢慢消减。

可如何过夜仍然让王京平头疼。他们用砍来的竹子支撑起两个篷子,把被子铺在湿地上,招呼孩子们快点睡觉。疲惫的孩子们身子挨着身子,一躺下就进入了梦乡。

夜里风越来越大,篷子呼呼啦啦地乱倒,竹竿根本撑不住,扶了几次还是撑不稳。老师们干脆不撑了,扔了竹竿,站在风雨里,用手使劲扯住篷子的边角,举起帐篷。篷顶的积水太多,他们就钻进去,用手顶起,让积水流下来。

夜里11点左右,气温骤降,简直比冬夜还冷。睡梦里有些孩子打起了喷嚏。他们赶紧把孩子们全叫起来,从地上扯起被子,让他们三五个人背靠背坐成一圈,然后用被子围在孩子们的腰上。

这一夜很长很长。当天色终于在夜雨里泡白的时候,一锅热腾腾的米粥正等着孩子们,老师们叫醒了学生,自己却瘫软在地上。

孩子们哪里知道,这一晚,在帐篷外,他们的老师筑成一道身躯的围墙,24个屹立的人,24双高擎的手臂。老师们站了一夜,举了一夜,守了一夜。

有些家长闻讯找到坝上来,把自己的孩子领走了。老师们清点一下人数,在随后赶来的武警官兵的配合下,他们强撑着身子,组织剩下的学生再次转移。

从鸡冠山到文井江温泉近30公里,有3处较大的断塌处。在一处叫大偏岩的地方,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。

要想通过大偏岩,必须一手抱着孩子,用另一只手紧抠岩缝,脚蹬着岩壁,一点一点地往前挪。稍有闪失,就会滑下深深的悬崖。

王京平戴着眼镜,抱着一个小“胖墩儿”。一阵狂雨泼下来,意外发生了!王京平的眼镜突然从鼻梁上滑落下来,他下意识地想去扶一扶,身子一晃动,吓得一直紧张地闭着眼的小“胖墩儿”惊恐地尖叫一声。他赶忙紧贴住岩壁,用肩头顶着孩子。下面的人发觉了,大声引导着他,他才摸索着通过了大偏岩。

24名教师里有个叫**的女教师,胃部曾动过大手术,去文井江温泉时,正好经过父母家门口。父母怜爱地叫她回家,她不愿意丢下学生自己一个人留下来。父母就递给她一把雨伞,她却撑在了学生彤彤的头上。

很多学生路上丢了鞋子,赤着脚。那些同样丢了鞋子的老师,背着孩子,以一双铁脚,踏过岩石和荆棘。等他们再从温泉乘车到达崇州市区学府街小学,安顿下来之后,过了好几天,有些老师还不能走路,他们脚上的血泡串成了片,整双脚板血肉模糊。

一夜为学生擎着雨篷的,还有从操场撤往“孤岛”上的汶川漩口中学的老师们。

当时,漩口中学已“沦陷”为一处名副其实的“悬口”。道路阻绝,大水围困,命悬一线。

12日下午2点45分,校长张舜华来不及害怕,就率领1500名师生,在滚滚烟尘中摸索着,向200米外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岗转移。

这一夜,初二(1)班的张光飞同学回忆,老师们就像“董存瑞”那样一直举着帐篷。

没有食物,没有饮用水,没有通信信号。他们如同在一个孤岛上,外面发生了什么,不知道;地震危害有多大,不知道!孤单和恐惧渐渐袭上每个人的心头。校长办公室主任徐康志说:“那时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,党和政府肯定会来救我们!”

为了寻找些食物,任远军等一些老师几次只身回到废墟里的学校。他们还跑到镇子上去寻找食物,被人误认为是在抢东西。老师们哪有时间争辩,孩子们正眼巴巴地等着给他们弄吃的呢。

从地震到5月14日上午,任远军找来的那些食物,自己没舍得吃。14日上午部队开始空投食品,地震让北川的地形更加复杂,他们捡到的仅是不多的方便面,勉强够孩子们每人一包。孩子们见老师一直空着肚子,想匀些给老师,有老师故意打着饱嗝,笑着说昨天的还没消化呢。孩子们知道老师是在说谎。

深陷孤岛,震不死也得饿死,他们决定继续转移,赶向6公里外的紫坪堡。

路上有块几十吨重的巨石挡道,搬又搬不动,爬又爬不上去。只能绕道,山上根本就没路,只能在岩缝里攀援,可岩石都震松了,攀住了不敢使力,否则会像皮球一样连着岩石滚进山下的大河里,摔不死也得淹死。

老师们就是在这样的途中,用身体为孩子们加固了一道不倒的屏障。他们一路给孩子们说着“假话”,终于到了紫坪堡。

5月14日中午部队来接应了,师生们被冲锋舟载过河,这些精疲力尽的人喜极而泣。

3.18粒去痛片

北川陈家坝乡一片肃杀。全乡二十几个村子,有18个被夷为平地。陈家坝中学校长刘应琼,一度还以为整个陈家坝要被周围的山“包饺子”了。

当很多老师得知自己的家人遇难时,悲痛一下子笼罩了这支队伍。可老师们不知道,地震让他们的刘校长失去了6位亲人,母亲、侄子、妹妹、妹夫、弟媳……

刘应琼含泪对老师们说,记住这场灾难吧。这些孩子,有可能是每一个家庭幸存下来的“种子”,咱是他们的老师,咱得对得起他们的父母,拼死也得保护好他们……

为了保护这些“种子”,他们在地震中一共转移了3次。

震后,刘应琼从废墟里钻出来时,额头和眼睛里都流着血,染红了半边白色裤子。根本找不到药,有个老师从衣服上撕一块布想替她包扎,她一甩胳膊说,这里危险,赶紧清点人数,把学生转移到操场去。她顾不得自己,急急地跑到街上去叫人救学生,这一刻她忘记了疼痛。

街上一片狼藉。

有些刚钻出废墟的人,正坐在废墟边上。他们被吓呆了,表情麻木,任凭她大喊甚至哀求,仍然无动于衷。

她凄厉地大声喊叫:“我们都是养儿育女的人,救一条命是一条命,我求你们了……”她急得几乎要双膝下跪。

终于有人提着木棍来了,随她跑回学校。几个人用木棍合力撬动楼板,根本不管用,木棍一下子折断了,棍下垫着的砖也碎了。扔了折断的木棍,他们赤手一把把地刨,硬是在大梁之下刨出一个洞来。

刘应琼一眼看见洞里的孩子,孩子们哭着喊“校长”,她高兴得大声应着“乖孩子……”她张开双臂,迎接着一个个劫后余生的孩子从洞里爬出来。

一个个地数着,爬出来了43个,还缺11个呢。她要钻进去救他们出来,一个满身尘土的老者拦住了她,难过地说:“我刚才进去一个一个地摸了,都没气息了……”这个老者姓蒋,是乡政府的退休干部。听了这话,她心痛难挨,被人扶到操场上。

而在陈家坝学校的操场上,仍然是危机四伏。

操场的一面是被山石填满越流越急的大河,一面是仍在接连崩塌的大山,滚滚的泥石流裹挟着巨石轰鸣而下,校园地上硬生生裂开了一处处大口子。在墙外不远处,大火吞噬了相邻的一家饭店和一间榨油作坊,火势蔓延,在风中噼啪作响,大爆炸随时有可能发生。

必须再行转移。

5月13日上午7点,刘应琼和王文翠等老师带着幸存下来的“种子”,从操场出发,决定转移到1公里外的医院驻地。医院没了,那里有一片高地。可要到达那里,需穿过一条街道,地震引燃的大火烧红了街上的许多房屋,余震里墙体接连不断的倒塌声,腾着烟尘轰鸣,整个街道变成了一条死亡巷道。

他们护着孩子,一遍遍地在心里默念,千万别伤着孩子。提心吊胆地到了目的地,可医院也不安全。他们甚至有些懊恼,无奈只得呆在医院外面的一片麦地里,麦地里全是积水。突然一阵剧烈的眩晕,刘应琼一头倒在地上,她的头不流血了,伤口被泥水糊着,变得淤青。

有个老师扶住她,抬头喊着:“谁那里有药?”

另一个老师闻声拿着一瓶矿泉水过来,这是他们在转移的时候,从街上捡来的。都没有药品,这位老师想用水给她清理一下伤口兴许好些。可刘应琼拒绝了,她是舍不得这瓶宝贵的水。

她头很疼,双手使劲地掐着太阳穴,还疼。慢慢地,她又开始恶心了,然后忍不住呕吐起来。她想闭上眼睛,眼睛上的伤,火辣辣地刺痛,可脑海里一刻也遏止不住刚刚经历过的生死劫难——

地震时刘应琼正在给初一(3)班上课,当教学楼像柳条一样晃荡起来时,她大叫着:“快趴下!”可根本趴不住,有个叫杨凯的学生被荡起来,眼看着就要撞到柱子上了,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,飞出了足有两米,一把把杨凯推开。

她的头重重撞到柱子上,然后身子被弹回到教室外面的栏杆上,忍着锥心的疼痛,她大喊着:“快跑!”她和她班里的学生全跑出来了,可是,借乡里会议室上课的初二(4)班学生都被压在废墟里。

……

她不敢再想这一切了,摇摇晃晃站起来。

陈家坝中学的教学楼地震时其实并没倒塌,地震前学校刚拆了一幢危房。教室不够用,经过协调,学校借用了乡政府的二楼会议室,一楼是乡干部们的办公室。这个会议室平时一直好好的,乡镇里的大小会议,都在这里召开。

可这栋平常大家认为肯定没问题的楼房就偏偏倒塌了。刘应琼至今怀着深深的愧疚。她常常会想起那些遇难的师生,她自责,为什么非要借用那个会议室,哪怕搭建个篷子当教室……她常常会梦见遇难的孩子们,他们会笑着,叫着他们最喜欢叫的“刘妈妈”,扑进她的怀抱里,这时她就会惊醒,胸腔里弥漫着痛,再也睡不着了。

不一会儿,乡政府派人送来了救命的药,“药来了!”很多伤员一下子有了精神。

刘应琼清楚地记得,那是18粒去痛片,还有几粒止血片。地震同样震塌了医院,这些药片实属来之不易。刘应琼吩咐老师用那瓶捡来的矿泉水,轮流给受了伤的学生服药,一人一瓶盖水,而她和那些同样受伤的老师,没有一个想起来吃上一粒。

她把剩下的几粒药片,仔细地包好了,揣在身上。天黑下来,雨还在下,有些家长也会集过来。他们把从废墟里捡到的碎塑料布给受伤的学生顶在头上,就这样挨了一夜。这一夜,没有哭泣。

刘应琼也会说“假话”。她善意地骗孩子们说,明天早上就会有飞机来救我们,给我们空投大把大把的好吃的,还有好多好多的药品……

这一夜她根本没睡,她的头一直在疼。

每隔一段时间她会叫醒那些受伤的孩子,给他们喂药,依然是一人一瓶盖水。

4.1000颗“种子”

5月13日一早,刘应琼带领学生从滞留一夜的麦地再次出发,和同样率领陈家坝小学转移来的丈夫何应龙在双涎会合了,他们的人马合起来超过了1000人,这是1000颗必须全力保护好的“种子”。夫妻见面,丈夫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“岳母去了”。刘应琼低下头,心底长长地、重重地叫了声:“妈!”

地震发生的时候,丈夫所在的小学伤亡并不严重,他记挂着妻子,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找她。看着满身血污的妻子,他关切地问:“你没事吧?”那个时候,她哪顾得上自己,冲着丈夫就吼:“别管我,快去救人!”

在双涎,乡政府临时指挥部给他们送来了一些饼干,并要求他们一刻也不得耽误,马上再行转移。

他们这才知道,自己的处境十分严峻,在双涎的上游,严重堵塞的河道,已经形成一个堰塞湖。这无异于在他们头顶悬着一颗随时会引爆的*。

而在他们的前方,有个叫桂溪的大桥已成为危桥,如果大桥垮塌,就会掐断他们的前路,他们会随时被闷进这段山谷的“葫芦”里陷入绝境。

别无选择,转移,必须与时间赛跑。唯一生还的希望只剩下一条路,那就是抢在洪水到来和大桥断裂之前,跨越桂溪!

情势十万火急!5月13日上午10时,还没来得及休整,这支大多是10多岁孩子组成的队伍,在老师的带领下,开始了一场与死神的时间角逐。

从双涎到桂溪,途经太洪、哑口,全长23公里,几乎每一步都是堡垒,每一秒,都维系着生死。23公里,一道“死亡峡谷”。

在群山环抱的大山脚下,这群艰难移动着的影子,只有一个信念:跨过桂溪大桥。

他们手拉手,相互搀扶着往前移动。大雨中生满青苔的山路十分湿滑,高处的滚石时不时会轰隆隆滚落下来,一处处倾泻而下的泥石流,咆哮翻腾着,吐着厚厚黏稠的舌涎,似乎贪婪地要吞噬他们,整个山谷轰鸣着,犹如万马奔腾。有人脚下一滑,跌落在泥石流里,拉上来就变成了黄澄澄的泥人。山路在身前身后突然坍塌,裂出一道道狰狞的大口子。

刘应琼捡了一双棉拖鞋换上,赶紧把脚上的高跟鞋扔了,觉得利落了许多。

有两辆军车开过来。“解放军叔叔来救我们了!”队伍停下来,孩子们有些吃惊,都定定地看着。

刘应琼激动地迎上去,可一问,原来是赶往另一处灾区不巧迷了路的军人。这里同样需要救援,可敬的军人们二话没说,就把伤员和小孩子带上了车。刘应琼连连表示感激,想着这些能脱险的孩子,她心里才稍微宽慰了些。

终于到了哑口,很多孩子身体出现了不良反应,虚脱、乏力、呕吐。可在这荒山野岭里,确实无计可施,她让人捡拾那些挂在荆棘枝条上的塑料袋,套在那些头部受伤的孩子头上,以免被雨水淋着感染。她打开一瓶矿泉水让孩子们喝,每人喝两瓶盖。

加油!加油!他们相互鼓励着。刘应琼又开始说“假话”了。她说,过了桂溪大桥,有冰镇的矿泉水喝,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……

桂溪终于近了,有人开始欢呼起来,刘应琼背上的孩子急着挣脱下来,脚一沾地就跑到了桥头。

终于抢在死神前面冲过了桂溪大桥!

在桂溪加油站,路边有一辆车在换轮胎,刘应琼走上前去,请求道:“师傅,等您的车修好了,能拉上我们一个老师去绵阳报信吗?这些孩子好不容易从死里逃出来,现在就靠您了……”

她呜呜地哭了。人家望着满身伤痕的女校长感动地说:“您放心,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把信送出去。”

车修好了,人家说:“校长,您跟我们的车走吧。”她说:“我是校长!不能走!”

这个人叫海风,是绵阳教育电视台的记者。这个叫海风的记者,还特意拿出摄像机,让刘应琼对着镜头,介绍了陈家坝受灾的基本情况。然后这辆承载着特殊使命的汽车呼啸而去。

她继续站在路上拦车,不管什么车,拦下来就塞几个上去。她喊着,多塞,多塞,因为谁都明白,上了车就意味着真正的生还。这1000多人得拦多少辆车呀,她记不得了。

下午6点多,所有的人都上了车,带着重生的希望走了。桂溪只剩下了她和丈夫,以及另外两个人。

她一屁股坐下来,坐在一坨烂棉絮上,当浑身骤然卸下千钧压力之后,她支持不住了,浑身痛彻入骨,甚至都不能小解了。

天慢慢地黑下来,眼见着不会有车子过来了。几个人劝她说:“走吧!”

她说:“我走不动了,我再也不走了。”

她悄悄叫过丈夫,对他说,我可能要死了,那天,在救援现场吼你,对不住你了。

丈夫低声地说,就是背我也要把你背出去。

绝处也有逢生的时候。夜里,有一辆面包车开过来,打开车门,有一个人竟是她的学生,原来是她的学生带人上来救他们了。几个人欣喜地上了车,车把他们拉到了江油。当她和部分老师会合,听说有两辆车把学生拉去了绵阳时,她的心又揪起来,不由分说打车去了绵阳。出租车师傅一听说这情况,没要她一分钱——那时,她的口袋里其实只有3毛钱。

她焦急地找到了绵阳市政府,赶紧汇报情况。

可她突然失声了,于是她写满了两张纸,歪歪扭扭,错字连篇。一个轻度昏迷的人,靠意志在支撑的人,握住那支笔……

刘应琼再也站不住了,她被送进华西医院抢救。当她醒过来后,急忙跳下病床,不顾劝阻,又急着赶往西南财大的天府分院,去组织几处师生的总会师了。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