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三十八章 翻江倒海的震惊(2 / 2)

你好,1983 隐为者 2998 字 8天前

他的大红灯笼这部电影,已经制作完毕,准备送交威尼斯电影节。

按照原来的轨迹,这部电影获得了银狮奖,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。

他就挨着罗伯特导演,刚才聊得还算投机。

从罗伯特导演嘴里,他才知道,刘青山已经准备接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。

张导在感叹之余,也不由得动了心思:送交奥斯卡的时候,是不是可以叫青山帮忙公关一下呢

老姜也跟着敬酒,他的电影也制作完成,因为张导的电影排在今年,所以他准备参加明年的威尼斯电影节。

随后就是葛大爷等一批演员,也都过来打个招呼,先混个脸熟再说。

然后一个消息就开始在小圈子里传开了:刘青山刘总,在米国那边拥有了一家大电影公司,就是大伙都熟悉的哥伦比亚。

厉害啦我的刘总啊

众人心里的震惊,只能用翻江倒海来形容。

不过也没人嫉妒,比你稍微强一点,或许会嫉妒;

强太多的话,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,根本就生不出嫉妒之心。

第二天,阿甘剧组先完成了打乒乓球的拍摄,一上午就顺利收工。

长城的镜头需要明天拍,下午也就没事了。

刘青山就领着汉克斯,去了我家剧组。

“哥”小老四今天也在,看到刘青山,就乐颠颠地扑过来。

刘青山揉揉她的脑瓜:“别因为拍戏影响学习。”

小老四使劲点点小脑瓜,然后就问起了哑巴爷爷和小六子在非洲那边的情况,她也好想去呀。

刘青山把汉克斯和大家介绍一下,然后英导过来,把这段戏跟汉克斯讲讲。

其实也挺简单的,汉克斯就饰演一名外国游客,要体验华夏普通家庭的生活,然后就住进我家之中。

因为两国的文化诧异,搞出了不少笑话。

这种室内剧,对汉克斯来说,一点难度都没有,一下午的时间就搞定。

晚上又和剧组一起吃了饭,也算是皆大欢喜。

第二天半夜,影视城这边的大巴就拉着剧组出发,前往长城,进行最后一部分镜头的拍摄。

刘青山更是一宿没睡,昨晚就把他的妆化好了,他也不敢躺床上睡觉,万一把脸上的老人妆弄花呢

上车之后,他就坐在那里闭目养神,调理气息,不知不觉,就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境界,在其他人看来,就像熟睡一样。

大巴车里,还有不少影视城的人,瞧着刘青山这副白胡子老爷爷的模样就想笑。

不过大伙还是都忍住,因为他们知道,刘青山一宿没睡,难得休息一下。

等车队到了长城脚下,天刚放亮。

他们选的就是处烽火台,站在上面四望,群山连绵,微微透出青绿,更显巍峨。

工作人员布置好场景之后,这才去叫刘青山和阿甘这两位演员。

“这座古老的建筑真是太雄伟啦”汉克斯嘴里赞叹着,一边努力向上爬着巨大的石阶。

刘青山用手捋了一下胡须:“不到长城非好汉,年轻人,加油,不要被我这个老家伙甩在后面。”

这本来是两个人的玩笑,结果偏偏旁边还有几个行人,也来登长城看日出。

其中一对青年男女,看样子似乎是一对恋人,听了刘青山的话,便哈哈笑起来。

汉克斯也挺有趣,抬手朝那两个青年示意一下:“你们可以试试。”

刘青山给翻译一下,那对青年男女,就嘻嘻哈哈地加快速度,向上攀登。

猛然间,身旁掠过一道白影,步履矫健,很快就将他们甩在身后。

“老爷子,您可真是老当益壮啊。”那个男青年是彻底服气。

等刘青山到达拍摄地点,导演照顾他这个棒槌,先走了两遍,觉得差不多了,这才开始正式拍摄。

刘青山穿着一身练功服,双手缓缓推动,他的太极拳其实有点似是而非,不过忽悠老外观众还是够了。

此刻,红日从东方渐渐升起,光芒撒向大地,崇山峻岭之中,瞬间洒满阳光,整个大地,也在这一刻彻底复苏。

阿甘顺着巨大的石阶向上攀登,镜头一转,在他前面,出现一位银须老者,正缓缓地在一座烽火台上,打着太极拳。

此刻的刘青山,浑然忘了是在拍戏,刚才阳光洒落到他身上的一瞬间,他的心中也忽有所感。

似乎自己整个人,和这片天地都融为一体。

罗伯特导演也瞧得一愣一愣的,眼前这幅画面,大大出乎他的意料。

壮观的景象,给人极大的震撼力,而画面中间的刘青山,举手投足之间,更是给他一种无比玄妙的感觉。

那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,仿佛此刻的刘青山不是一个人类,而是大自然的化身。

不用去故意刻画他的高人象形,就真真切切给人这种感觉。

妙啊罗伯特心中再次感叹,这个镜头肯定会成为经典。

就像电影开篇的那一片羽毛。

“老人家,你练的是什么,华夏功夫吗”阿甘开始说台词。

刘青山的心神这才回归,他用手轻轻拢了一下胡须:“太极。”

“太极”阿甘一副问号脸。

“对,万物初生,生生循环,永不停息。”刘青山双手轻轻一转,阿甘的身体就跟着转了几圈。

这个就是刘青山现场发挥了,不过效果看起来很不错。

阿甘转得有点晕:“老人家,你真厉害,我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,您可以指点我吗”

这话倒是发自肺腑,汉克斯感觉刚才自己的身体根本就不受控制。

“哈哈哈”

刘青山的笑声在崇山峻岭中回荡:“年轻人,从来处来,到去处去,人生从开始就是一段旅程,向着必然的归处”